查看原文
其他

得到奖学金 | 20本书,20个世界

RUC阳光公益 RUC阳光公益 2022-10-30


第一届得到奖学金评选结果已经揭晓。


得到奖学金由得到App在中国人民大学捐资设立,面向全体在校本硕博学生评选,每人奖励5000元,专门奖励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学生。


今年共有近500名同学报名参评并提交读书笔记。经过专家委员会评审,决定推荐以下20位同学为得到奖学金拟获奖人选。 



刘鹏,历史学院,研二


读书笔记:《贸易打造的世界》

精彩段落:这本书从大历史以及微观历史的角度,给传统史学极大冲击,从另一个角度给了历史学另一种生命。

读书故事:在研一时,我参加了“读史读经典”项目,成为了一名“读史读经典”辅导员。借此机会,阅读了很多著作,其中《贸易打造的世界》一书,从完全不同于传统史学的角度,冲击了我这个历史学学生的心灵。彭慕兰将贸易当作连接这个世界文明的钥匙,写出了这篇让我精读几遍的作品。所以,我想就这一本著作,发表一下自己的读后心得。

张艺贞,法学院,博一



读书笔记:《论犯罪与刑罚》

精彩段落:“对犯罪最强力的约束,不是刑罚的严酷性,而是刑罚的必定性。”大约十年前,我刚开始法学学习生涯,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第一次读到这句话,就被深深震撼。

读书故事:这本书是我法学学习的启蒙书,是我学习刑事法律学科的入门砖、领路人。它 陪伴我走过了最初研习法律的艰难时光,给我带来了很多温暖。它让我爱上了法学, 爱上了刑事法律科学,冥冥中引导我走上法学学术道路。最近我在研究网络犯罪治理的过程中,也常常从这本书中汲取智慧。我感恩它,感恩250余年前撰写这部书的切萨雷·贝卡里亚绅士。

钟劭之,财政金融学院,大二


读书笔记:《君主论》

精彩段落:君主和一般人应具有不同的道德标准。这本书对于马基雅维利来说,并不是“历史”,而恰恰是他正在面对的“现实”。

读书故事:我的爱好并不多,但唯有读书可以被我称为“嗜好”。对我来说,好书没有“枯燥”和“有趣”之分,凡是闪烁着人类智慧的文字,都是值得我一再咀嚼的精神食粮。《君主论》就是这一人类智慧的代表。遗憾的是,它一直被人当作“西方的厚黑学”加以崇拜或抨击。所以,我想借此机会谈谈我对《君主论》的看法,并充分结合学界现有的研究成果,尽可能地还原出一个“真实的《君主论》”。

吴锐,公共管理学院,研二



读书笔记:《利维坦》

精彩段落:在霍布斯的时代,“民权”尚未出现,“神权”腐朽不堪,“王权”尽管同样腐朽,但在教会面前,其腐败却是不值一提的,甚至是进步的。

读书故事:我对社会科学从小就有着浓厚的兴趣。就学期间,翻阅钻研了不少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的著作。感谢人大举办的丰富多彩的学术活动,让我有机会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也给我的学习道路提供了不少的帮助。

吴晓璐,社会与人口学院,大三


读书笔记:《旧制度与大革命》

精彩段落:在法国大革命中,脱胎于旧制度的中央集权制再次登上历史的舞台,耕种者自己播下的种子,却由于时势和民情生出了出人意料的结果。

读书故事:在我看来,读书不仅贯穿于学术生涯的始终,更是应该成为我们一生的事业。尤其是在一个知识经济高速发达的时代,技术进步、机器换人,终身学习将成为常态。因此,读书不是工具,它应该成为我们的一部分,成为灵魂深处的共振。

刘欣,财政金融学院,研二


读书笔记:《大转型》

精彩段落:全社会成员同乘坐一趟列车,要保证我们安全有序地前进,怀揣自由还不够,更需要有秩序,有一枕又一枕的坚实轨道。

读书故事:读书,是没有时空限制的课堂。除了有一个双脚丈量过的世界,我还有一个“阅读过的世界”。每次阅读完后,我会主动与身边的同学、家人交流读后感悟,在日记、微博、朋友圈、个人公众号等不同的场合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希望周围的人也能体验到阅读与积累的魅力。

钱垠龙,外国语学院,大一




读书笔记:《万历十五年》

精彩段落:他们都似星辰般闪耀在历史的舞台,想扶起明朝这即将倒塌的大厦,可最终却以失败告终。每一位人物的悲剧都反应出了明朝政府在不同方面的局限与问题。可谓是一部大失败的“总记录”。

读书故事:这是第一次听闻有评比读书笔记的活动。我非常开心地参加。写读书笔记是“深挖”书本的过程。一篇好的读书笔记就是读懂一本书的最佳证明。

朱泓璋,商学院,博二


读书笔记:《蓝血十杰》

精彩段落:他们用数字化管理帮助国家赢得了战争,就像二战后他们用数字来造就一个个企业帝国。他们依靠下面这些概念成功:数字、理性、效率、计划与控制、执行、规律有序、激情与狂热、 自信、分析、调查统计……又因为这些概念毁灭。

读书故事:我是罗辑思维,也是得到App最早的用户。宿舍中最多的东西就是书,每次搬宿舍最让我头疼的还是书。每周一本,十几本同时开读。每周在朋友圈都发表一次对某本书的思考与感悟,目的在于倒逼自己坚持阅读。我不光喜欢阅读,更喜欢将所思所想随时记录,目前在个人公众号和简书上已经有42万字的写作量。

曾繁济,财政金融学院,研三




读书笔记:《坚定不移》

精彩段落:我们喜欢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宏观政治经济问题。就像我们关注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关注08年金融危机的始末。但我们忽视了,这些政治经济问题,都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造就的。这些人物又有各自的家庭,各自的背景。

读书故事:这两天在读保罗·沃尔克写的《坚定不移》。这位前美联储主席参与了美元与黄金的脱钩,参与了美国上世纪80年代大通胀的治理,也参与了2008年经济的复苏。我受到这本书的吸引,随即买下了有关沃尔克的另外两本书《时运变迁》和《力挽狂澜》,以及沃尔克的接班人格林斯潘的传记。这些书从不同的角度,让我更全面的了解了沃尔克本人,以及发生在上世纪的两个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的大事件。

吴新任,经济学院,大四




读书笔记:《全球化的悖论》

精彩段落:经济全球化与国家主权、民主之间不可兼得,因此我们不要纠结于全球化多一点,还是少一点, 而是适度的和智慧的全球化。

读书故事:我很自豪地说,在人大将近四年的时间里,自己最大的收获之一就是养成阅读的好习惯。申请“得到奖学金”的过程,不仅是回顾自己四年来所阅读过的各类书籍的过程,也是激励自己继续坚持“多读书、读好书”的一种方式。

杨石华,新闻学院,博三




读书笔记:《希特勒的私人藏书》

精彩段落:希特勒以独裁者的身份在近代史中留下了深刻的时代痕迹,但他作为“书虫”的身份以及他的藏书状况仅有少部分人关注到。藏书是研究者进入他精神世界的重要线索。

读书故事:与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同学交流读书近况时得知的这本书。这篇读书笔记经过讨论和修正,已经被国内专业的书评杂志 CSSCI 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图书评论》录用,并即将正式发表。

徐思瑶,外国语学院,大四




读书笔记:《香水》

精彩段落:表达追求身份认同的作品不在少数,有如诺瓦利斯笔下的 “蓝花”,又如卡夫卡笔下的“甲虫”。但这些意象都是从传统的视觉视角出发,而《香水》却将世界置于一个反传统的嗅觉视角之下。

读书故事:《香水》是 “人图读书会”的推荐书目,我在阅读之后甚感兴趣。它是我爱上德语的契机。通过对于这部作品的介绍,我希望能够让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们喜欢上德语区作家及他们的作品。

王兆昱,新闻学院,大三




读书笔记:《寡头统治铁律》

精彩段落:评判一个人的思想观点、著作论述是否有价值,要看别人在研究相关或不相关的问题时,多少人联想到或借鉴了他的思想;要看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这种思想或这个观点发挥了多大的指导作用。

读书故事:大一、大二期间,写过读书笔记的字数共计超过15万字。小时候有个梦想:“长大后要买下世界上所有的书,把它们都读一遍。”

王芷若,哲学院,研二


读书笔记:《探求自由的古希腊》

精彩段落:法律带有强制性,服从法律为什么是“自由”呢?在希腊人看来,法律与奴役才是反义词。法律是一个城邦的人民共同认可的,也适用于所有人,法律不会暴虐恣 意、不会朝令夕改。

读书故事:内格尔《你的第一本哲学书》,为我对世界的疑问找到归属,激发了我对哲学的兴趣。雷切尔斯《道德的理由》,对道德难题的介绍与解释引人入胜,让我在研究方向上选择学习伦理学。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使我决心在学习研究之余,努力在实践中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

叶子溱,社会与人口学院,大二


读书笔记:《金枝》

精彩段落:巫术是人类实践理性的早期实践,由巫术发展出了王权、宗教和科学,形成了源远流长的风俗,并且直到今天都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读书故事:这5000元我会用来买书和机票、火车票,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侯彦冰,财政金融学院,大二


读书笔记:《自贡商人》

精彩段落:这本书以一种宏大的企业史框架,重新解读中国自贡的食盐产业。不仅精彩地描摹了中国本土工业超乎想象的创造力和商人们高超的经营能力,还挑战了世界对传统中国商业发展的固有偏见。

读书故事:阅读经济史,以史论今,能帮助我换一个大环境审视经济问题,深化我在课程上学到的专业知识。于是我选择了选修课“金融发展史”的推荐读物《自贡商人》,用一个月的时间吸收作者严谨详尽的研究成果,并用自己掌握的知识理解和构建整部著作的核心要义。在阅读中,我不断地发出感叹,或是被作者匠心独运的逻辑折服,或是被叙述对象——自贡商人本身的智慧所震撼,或是引发了我对中国经济大势的深思。十分期待这些感想能够在此平台上得到分享。

屈昕雨,国际关系学院,研一




读书笔记:《风险社会》

精彩段落: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民粹主义像瘟疫般在全球蔓延——无一不给贝克之流的社会学家带上卡珊德拉式的悲剧色彩。从维多利亚时代源于日不落帝国的进步主义思潮终于在21世纪寿终正寝,空出更多舞台留给人文主义。

读书故事: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后半程开始,西方集中爆发了一波反精英、反建制的民粹主义运动。学术界激起一股研究民众愤怒、身份缺失和民主的未来的理论论述。然而,早在30多年前,德国社会学家贝克就在《风险社会》一书中对现代社会问题进行了准确预言。

孙浩,法学院,研二




读书笔记:《品人录》

精彩段落:有人说,历史是个圈,充满了轮回。但通过此书,我发现即使相似情节不断上演,但后人总会从前人的教训中找到克服的办法,就像从九连环中找到解法一样。

读书故事:一直十分喜欢读书,也喜欢做摘抄并在后面附上自己的所思所想。时过境迁,再翻开时心境早已不同,但找到黄金屋的喜悦仍在。而且还有一个个人偏好,读过的书不愿出借,觉得书中遗留了自己的体悟。因此更愿意独享阅读开辟的心灵秘境。现实中受时间精力所限无法亲身钻研体验的,几乎都可以通过阅读变相补偿。

曹艺译,文学院,大一




读书笔记:《雅舍谈吃》

精彩段落:在梁实秋先生的笔下,饮食不是消除饥饿的工具,而是维护亲情、友情的情感纽带,也是承载美好回忆和追求生活中的小幸福的手段。

读书故事:林海音《城南旧事》,使我萌发了对北京的向往。李娟《阿勒泰的角落》,让我体会到了现代陶渊明式的快乐。梁实秋先生则为民间幽默家。他不仅懂得品味生活,也对舌尖上的味蕾深有体会。这本《雅舍谈吃》,读完之后觉得余味无穷。

黄智杰,法学院,大四




读书笔记:《宪法学说》

精彩段落:国家借助法律使得个体意识普遍化。由于国家的存在,人们可以超越自身去想象一个更为广泛的主体。

读书故事:入学以来一直积极参与校内外各类读书会。是“iLaw”菁英厚重人才培养计划、法学院学术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成员,组织过法学院“一书一会读书沙龙”读书会,还曾担任校学生学业发展协会会长。


封图 | 刘湛雨

排版 | 刘湛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